2015年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預計達63%
2016/01/21
從1月19日召開的全國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上獲悉,2015年農業機械化裝備水平、作業水平、安全水平、社會化服務水平穩步提升,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預計達到63%,超過“十二五”規劃目標3個百分點,超額完成了2億畝深松整地任務,為鞏固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好形勢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5年,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圍繞 “穩糧增收調結構、提質增效轉方式”的總體思路,改革創新、銳意進取,扎實工作,主要抓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推動農機化健康發展。
一是放管結合,進一步推進了農機化制度改革創新。積極開展農機購置補貼、試驗鑒定、安全監理等3方面制度改革完善。
二是聯動共促,啟動了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農業部印發《關于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的意見》,明確提出了推進行動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區域布局和工作重點。新布局了一批全程機械化創建示范縣,分別召開水稻、甘蔗、花生生產全程機械化現場推進會,促進農機農藝融合示范。江蘇省、吉林省政府提出整省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科研推廣機構加快了關鍵裝備的研發突破和全程化技術的集成推廣,骨干農機企業紛紛建立全程機械化示范農場。
三是精心組織,打贏了農機深松整地等農機化生產大會戰。緊扣重點農時,緊抓工作部署,強化機具調度,強化信息服務,宣傳貫徹小麥、水稻、玉米機械化收獲減損等技術指導意見,推行復式和一體化作業,推廣應用農機化生產信息服務平臺,促進農機有序流動和跨區作業,推動了全年機械化作業任務順利完成。作業效率和作業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機收損失率和焚燒秸稈現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年完成深松土地2.05億畝,糧食作物機播率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大規模小麥機收作業時間比上年減少1天,為糧食生產贏得了農時主動。
四是落實責任,促進了農機化安全發展。以“落實安全責任、傳播法治文化、普及安全知識、建設平安農機”為重點,在全國開展現場宣傳活動1.7萬余次,營造了重安全、懂安全的氛圍。組織開展了在用微耕機、大馬力拖拉機、玉米收獲機產品質量調查,促使企業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積極創建“平安農機”,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嚴厲打擊違規上牌行為,舉辦農機監理法治建設和執法培訓,進一步推廣免費監理的經驗做法,全國農機牌、證、檢三率超過70%。2015年等級公路以外的農機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和受傷人數均同比下降20%以上,全國農機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五是政策創設,拓展了農機化發展支持渠道。支持適宜地區統籌一定比例的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用于深松整地作業補助試點,各級財政累計安排補助19.5億元,積累了大范圍實施農機作業補助政策的經驗。在新疆、廣西開展了大型農機具金融租賃貼息試點,開辟了金融支持農機化發展的新途徑。各地加大了政策創設力度,湖南省每年財政獎補建設一千個較高標準的農機合作社,山東省每年安排4000萬元在全省實施農機裝備研發創新計劃,甘肅省將4500萬元省級購機補貼資金拓展用于示范推廣、體系建設等方面,四川省投入9500萬元建設機耕道等農機化基礎設施,江蘇省開展農機綜合保險。這些新的探索,極大豐富發展了農機化支持政策體系。
信息來源:中國農機化信息網